
核心提示
每年小暑前后,蘭州的西瓜市場十分火熱。西瓜的市價基本維持在每斤0.3-0.4元左右,但今年蘭州的瓜價一直居高不下。昨日記者了解到,市區(qū)各市場內西瓜價格最高的每斤0.8元,最低的每斤0.5元,市場平均價格在每斤在0.6-0.7元左右,這個價格比往年高出近一倍。
記者調查時發(fā)現(xiàn),由于本地西瓜大面積受災減產;外地西瓜批發(fā)價格相對偏高;瓜販子壟斷市場這三大因素,導致了蘭州今夏西瓜價格偏高且久居不下的現(xiàn)狀。
瓜價偏高原因之一本地瓜受災減
產皋蘭縣忠和鎮(zhèn)水源村是蘭州市周邊最大的西瓜種植地,近萬畝旱砂田每年供應蘭州市場數(shù)萬噸優(yōu)質西瓜,多年來不僅讓水源成為遠近聞名的瓜果之鄉(xiāng),也讓水源成了皋蘭縣7個鄉(xiāng)鎮(zhèn)中唯一沒有外出打工者的村莊。
毛年生,水源村一社農民。7月6日,我們見到他時,他正在和妻子裝車!艾F(xiàn)在就送往市場,估計最少得3個小時才能到蘭州。”毛年生告訴記者,今年他家一共種了10畝地,但產量還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最多再摘上兩車,總收入下來也就是5000多元錢吧!”毛年生說自己今年“虧大了”。
“先是干旱,后是連續(xù)陰雨,今年是趕上了天災!彼匆簧甾r民張百勝對記者說。
據(jù)了解,水源村雖然近年來一直推廣地膜種植,但由于雨水不足,墑情一直不是很好,對旱田西瓜的出苗和生長都造成了很大影響。而今年6月下旬持續(xù)近一周的降水,又給臨近上市的西瓜帶來了滅頂之災!斑B續(xù)降水后,瓜秧從根部開始腐爛!睆埌賱僬f,連續(xù)下雨的那幾天,村里的人們焦慮萬分。
就在水源人叫苦不迭的同時,蘭州周邊青白石、水阜等西瓜產地的瓜農們也未能逃脫連續(xù)陰雨的厄運。青白石因為水源充足,往年當?shù)匚鞴系钠骄產在萬斤左右,但今年的產量不足往年的三成!鞍殉杀臼栈鼐筒诲e了!闭趶?zhí)K灘市場賣瓜的青白石農民小陳說。
瓜價偏高原因之二外地瓜“加價”批發(fā)
本地西瓜因為受災減產,給外地瓜搶占蘭州市場以極大的便利。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近半個月時間里,蘭州市場上大部分都是從靖遠等地過來的西瓜。“蘭州瓜市有著很明顯的季節(jié)性特點,每年六月中旬前基本都是外地瓜的天下,但到6月底,隨著本地瓜上市,外地貨源就會停下來。因為無論是質量還是價格,本地瓜都占有明顯優(yōu)勢。但今年情況就不一樣了,一方面是本地瓜受災減產,供應量不能滿足;另一方面也是市場價格因素在起作用!碧m州市農牧局有關人士這樣說。
來自榆中清水鄉(xiāng)的宋明伯在蘭州已經(jīng)賣了近10年西瓜了!敖衲甑氖袌鲇行┓闯,往年這個時候西瓜的批發(fā)價格都不到3毛錢,但今年本地瓜少,質量又不好,所以我還是多選外地瓜。”宋明伯說,外地瓜進入蘭州市場,加上運輸、折損等各種附加成本,價格肯定要比本地瓜高。“批發(fā)價到現(xiàn)在還是4、5毛錢,你說到市場上能低下來嗎?”因為批發(fā)價格偏高,所以零售價格始終不能回落。
張?zhí)K灘市場是蘭州市最大的蔬菜瓜果批發(fā)市場,瓜果日交易量在西北諸多同類市場中都排在最前面。但今年瓜市的情形遠沒有往年紅火!敖衲甑墓鲜斜热ツ晔挆l多了!币晃皇袌龉芾砣藛T說。
瓜價偏高原因之三“種瓜的不如賣瓜的”
記者調查時發(fā)現(xiàn),除了受災減產,本地瓜農意見最大的還是現(xiàn)在的供應銷售市場體制。“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每斤西瓜的批發(fā)價還不到3毛錢,瓜販子拉到市場上每斤要賣到7、8毛錢!彼创遛r民宋祖江說!胺N瓜的不如賣瓜的!”這是記者采訪中聽到瓜農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據(jù)了解,目前蘭州市內80%以上的西瓜都是經(jīng)過二級批發(fā)后進入市場的。這就造成了部分小販在批發(fā)市場上全力壓價,在零售市場又死命抬價的瓜市現(xiàn)狀。
青白石農民小陳說,因為各種因素的制約,農民進城賣瓜遭遇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阻力!叭R子不讓進城,馬路市場被取消,過路過橋要收費,農用車只賣一個月的瓜卻要繳全年的養(yǎng)路費,批發(fā)市場高額的管理費等等。誰來關心農民的損失?”小陳的情緒顯得很激動。
記者感言
盡管受災減產,盡管怨天尤人,但水源的瓜農還得去種瓜。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遠近聞名的瓜鄉(xiāng)水源,幾十年來一直在“缺水”與“行路難”中掙扎著。
從忠和村西側一條曲折的土路進去,翻過一座山就進入水源的地界。和國道109線的直線距離不足10公里,但我們的采訪車整整走了1個半小時。多年來水源村鮮亮個大的西瓜就是從這條崎嶇顛簸的土路上源源不斷地運往省城的各個角落。“路不好走,一車瓜運到山下,會顛破不少。碰上下雨天,別說車了,人都沒法進出!彼创宓霓r民告訴記者。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當?shù)剞r民的最大愿望就是企盼有關部門盡快修路、上水。(記者瞿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