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劉源上將:軍人在什么時候亮劍
——解讀中國軍人的責任和精神

3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總后勤部政委劉源上將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記者 王翰林 攝
新華網記者 白林 楊理光
對話嘉賓:劉源,全國人大代表,解放軍總后勤部政委,上將軍銜
孫子兵法研究會會長,電視劇《亮劍》總顧問
曾任武警總部副政委,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政委
與劉源將軍的采訪對話緣于他在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的幾句答問引起網上廣泛關注和解讀,記者由此相約:網民有期待,能否說的更透徹更全面一些?劉源爽快應允。
坐在記者對面的劉源英武中透著儒雅,標準的普通話流暢富有節(jié)奏,回答提問直切主題,解析觀點引經據典。采訪的話題圍繞中國軍隊的根本職責和中國軍人的精神展開。
絕對忠誠 絕對純潔 絕對可靠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同志當選國家主席和國家軍委主席,而在幾天前的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習近平同志發(fā)表重要講話,要求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意?對話從這個問題開始。
劉源表示,習近平同志高票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委員會主席,這是民心所向、軍心所向,全軍官兵堅決擁護,由衷喜悅。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是部隊的神圣職責,是我軍的軍魂所在。習主席提出的這個要求有很強的針對性,不是指某一時期某一事情,而是對整個軍隊、每個軍人提出的一以貫之的根本要求。要把軍隊建設好,做到能打仗打勝仗,首先要聽黨指揮,忠誠于黨,這是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戰(zhàn)爭時期是這樣,和平時期也是這樣。一個沒有靈魂、沒有統(tǒng)一指揮的軍隊是不可靠的,沒有能力保衛(wèi)國家長治久安和人民根本利益。
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中央軍委制定了加強自身作風建設的十項規(guī)定,其中一些內容如禁酒令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效果如何?切實做到了嗎?
回答這個問題,劉源沒有片刻停頓:全軍擁護,效果顯著。劉源說,一段時間確實存在一些部隊官兵吃喝成風、鋪張浪費的現象,損害了軍人的形象,敗壞了部隊的作風,不少同志陷于其中,傷身誤事,自己也苦不堪言,早就希望改變。中央的規(guī)定、軍委的規(guī)定落實響應得非常堅決。“恢復我軍優(yōu)良作風,反對浪費,反對特權,反對腐敗,把精力和省下來的錢用于強軍建設,利已利軍,全軍拍手叫好!
“習近平同志當選黨中央總書記和黨中央軍委主席三個多月以來,一系列舉措、言行為我們做出了表率,堅信在習近平同志的領導和指揮下,我們的軍隊能夠建設得更強,我們的國防力量會更加強大。”
負責任的軍人應懂得“善士不武”
今年兩會上,劉源曾對媒體表示,應讓老百姓知道戰(zhàn)爭是殘酷的。此言一出引起網友廣泛關注。有網上言論誤解這是怕打仗,更有網民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軍人負責任的表達。
解讀這句話,劉源首先引用了一連串富有哲理的中國古代戰(zhàn)理兵法,“善士不武,樂殺不祥”、“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zhàn)”、“兵者大兇,戰(zhàn)者無不用其極”……
戰(zhàn)爭是極端的暴力,歷來都是非常殘酷的,是要死人的。古代是這樣,現代也是這樣。劉源說,尤其是現代戰(zhàn)爭比冷兵器時代更加殘酷,拼的是綜合國力,打的可能是后方、平民?扑魑謶(zhàn)爭中,美軍轟炸了78天,炸死塞爾維亞5000多人,其中真正的軍人只有100多人。“一將功成萬骨枯!”劉源說。
老子說“善為士者,不武”,意思是高明的勇士不會武斷而魯莽行事!拔洹弊植痖_來,就是“止戈”,化干戈為玉帛,“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是軍事力量的最高境界。革命戰(zhàn)爭史上涌現出的諸多中共將領,其實在內心都是反對戰(zhàn)爭的!败婈犚艽蛘、打勝仗,但軍人不是好戰(zhàn)的莽夫。我們是為和平而戰(zhàn),為國家的長治久安而戰(zhàn)!
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劉源認為,我們從來沒有過如此有利的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機遇,也從來沒有碰到過今天這么多的考驗和別人對我們的遏制。軍隊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衛(wèi)我國難得的戰(zhàn)略發(fā)展機遇,保衛(wèi)崛起的態(tài)勢,保衛(wèi)國家的根本利益。“其實軍隊時刻都在警惕戰(zhàn)爭,準備著打仗。一旦有人侵犯了我們的根本利益,人民解放軍一定會亮出鋒利之劍!”
“認識到戰(zhàn)爭的殘酷絕不是懼怕戰(zhàn)爭,一旦國家和人民需要,我們會勇往直前,義無反顧。但一個負責任的軍人,應該告訴公眾戰(zhàn)爭的殘酷性,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戰(zhàn)爭始終是用來保底的!边@句話劉源重復了多遍。

3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總后勤部政委劉源上將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記者 王翰林 攝
中日爭端的“面子”和“里子”
針對釣魚島和南海發(fā)生的爭端,網上一直有一種聲音,主張解放軍以武力解決問題。兩會期間,劉源回答某記者關于中日之爭的“面子”和“里子”的問題,也引發(fā)了網上的議論。
劉源認為,中日之爭既是“面子”問題,更是“里子”問題!袄镒印敝甘裁矗棵孀雍屠镒釉趺雌胶?劉源說,就是中國的發(fā)展大局,千萬不能被某些人的搗亂破壞中國的戰(zhàn)略發(fā)展機遇期,千萬不能損害中國人來之不易的好日子。不能為了面子逞一時之強,傷害和平發(fā)展、復興崛起的“里子”。
面子問題是需要的,有時候也還是很重要的!拔矣X得目前黨和政府在處理釣魚島問題上的決策完全正確,進退有據,有板有眼,既慎重又果斷,既占理又得勝。非但沒有丟面子,而且越來越多地贏得了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外交上更加主動。應該說是給中國和中國人掙足了面子的!眲⒃凑f。
靠軍事手段拿下一個島并不難,可打了以后怎么辦?會不會影響我們的經濟發(fā)展,會不會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就業(yè),如此等等。一句話,一切手段的運用,都要立足于我們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
近日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重組國家海洋局,以中國海警局的名義開展海上維權執(zhí)法。劉源認為此舉“十分智慧”。邊防也好、海防也好,大量是出于民事和反恐,應該說主要還是警務問題,由海警處理,對路合法。
沒有強大的國防,富裕的國家就可能成被宰割的肥羊
每年兩會,中國的軍費幾乎都是境外媒體十分關心的問題,也是互聯(lián)網上關注和議論比較多的話題。對于一些國外人士的不解甚至質疑,劉源的看法是,國防預算的增長應與經濟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增強應該是同步相匹配的。
劉源說,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曾說過:軍隊要忍耐。這是根據戰(zhàn)略機遇期判斷作出的決策,集中國力搞建設,對國防的投入一直處于低位,F在國家已經發(fā)展起來,應該也有能力給國防事業(yè)“補課”,近年來中國對國防投入的增長,很多是在“還賬”。一些發(fā)達國家人均軍費支出遠遠高于我們,占GDP的比重也高于我們,還有一些國家自己的經濟發(fā)展停滯,軍費投入滯緩,反過來擔心、批評中國的軍費增長,是沒有道理的。
劉源說,我們的國防開支有自己的獨特性,一些費用在西方國家軍費里是沒有的。他舉例介紹,相當一部分紅軍、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老軍人以及后來離退的老干部、老軍人,都是由軍隊負責供養(yǎng),“這些老同志是我軍的功臣,我們有義務有責任養(yǎng)護好他們,保障他們的生活、醫(yī)療等待遇!
中國已經走向世界,中國人已經走向世界,中國的利益也遍布全世界,這必然要求中國的軍事力量要走出國門,保護海外的中國人、僑民,保護航路和中國企業(yè),保護中國人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劉源說,維護海外利益也是中國軍費開支的新增部分。
劉源還介紹說,軍隊還義不容辭地承擔著許多國內公共事務的應急保障任務,比如重大事件應急保障、重大災難的救災救援,汶川、玉樹地震后的抗震救災,火災、水災搶險救災,如此等等,都是軍費開支。
國力的強大必然要伴隨著軍力的強大,否則,日漸富裕的國家就可能成為任人宰割的肥羊。
有一股勁兒一股神兒叫“亮劍”
在與記者的對話中,劉源多次提到“亮劍”二字。事實上,他也是家喻戶曉的電視劇《亮劍》的總顧問!耙淮,作家都梁送給我一本他寫的小說《亮劍》,我看了以后非常喜歡,就覺得應該拍成電視劇。”劉源講述,從取得版權到物色演員,幾乎是“從頭張羅”推動這部電視劇問世。
之所以染指這部作品,是因為喜歡這個故事,欣賞李云龍這個角色。劉源說,劇中的李云龍戰(zhàn)功赫赫,但也常犯些小錯誤。有獻身精神也有蠻不講理的勁兒,有血性有勇氣有智慧也有狡猾,是個有血有肉性格飽滿的角色。但他身上的那股豪邁之氣和敢于犧牲勇于勝利的精氣神,是打動觀眾和讀者的關鍵,恰恰也是新時代中國軍人必須要有的精神氣質。
“《亮劍》提振的不僅是軍人的精神,對今天的中國人來講,我們要崛起,要實現我們的夢想,都應該有一股勁兒,有一股神兒,也就是敢于亮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