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李”是指李白、李賀和李商隱,是唐代的三個大詩人。毛澤東對“三李”很為推崇備至,對其詩極其喜愛。
近日翻看史料,發(fā)現(xiàn)這“三李”的老祖宗都是成紀人,也就是現(xiàn)在的天水人。
李白(公元701——762),唐浪漫主義大詩人,祖籍隴西成紀。李白在《贈張相鎬》中自述:“本家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在《與韓荊州書》中自述:“白本隴西布衣”。李白族叔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李白好朋友的兒子范傳正在《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說:“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
李賀(公元790——816),中唐時代重要詩人,字長吉。李賀父名李晉肅,他因避諱不能應考進士(因為“晉”“進”同音),在凄苦悒郁中度過了二十七歲的生命。他的詩對統(tǒng)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宦官專政、藩鎮(zhèn)割據(jù)的現(xiàn)實進行了揭露批判,也表現(xiàn)出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他的詩在藝術(shù)上善于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chuàng)造出色彩濃郁、華麗奇絕的詩境。人稱為“鬼才”。
李賀經(jīng)常自稱“隴西長吉”,說自己是成紀人。在《昌谷詩》中他寫道:“刺促成紀人,好學鴟夷子。”意思是“我這個受役于人的成紀人,真想象范蠡那樣隱居起來”!短綇V記》說:“隴西李賀,字長吉……”,胡瓚宗在《秦邑賦》中也說李賀是成紀人。
李商隱(約公元813——858),唐著名詩人,字義山,曾任縣尉、秘書郎、節(jié)度使判官等職。他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他的詩揭露和批判了當時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擅權(quán)的現(xiàn)實和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糜爛。他的愛情詩尤為著名。他擅長律、絕,富于文采,構(gòu)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他降生在懷州府獲嘉縣(今河南獲嘉縣),本來他的故鄉(xiāng)在懷州府河內(nèi)縣(今河南沁陽縣),可是從他的《哭遂州肖侍郎二十四韻》一詩看,他說自己與唐朝皇室同族,都是李暠的后代,并把隴西成紀當作自己的郡望。近代學者張采田對此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考證,認為唐代李姓與皇室同族者都以隴西成紀為郡望,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祖籍就是隴西成紀,推溯上代,漢朝李廣和晉朝涼武昭王李暠就是他們的遠祖。李商隱也是真正的唐宗室,只是同源分流,派系不同,加之遷徙異地,流落他鄉(xiāng),因此宗室族譜失編,他也不能以唐宗室入編。(李秋明 200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