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朵朵蓓蕾,在陽光的沐浴下盡情綻放
——天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綜述
“少年強則中國強”,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一座城市文明和發(fā)展的根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事關未來的基礎工程、希望工程。近年來,全市上下以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進一步加強組織協(xié)調,健全完善機制,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強化工作措施,積極構建家庭、學校、政府、社會精誠協(xié)作的育人體系,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開創(chuàng)新局面。2020年天水市被表彰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市文明辦被表彰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在2021年度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中,天水市名列全省第1名、全國第25名,創(chuàng)甘肅省歷史最好成績。

一、齊抓共管、筑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根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始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每年召開工作會或推進會,專門研究部署,明確重點任務,根據創(chuàng)城新形勢新要求,對照《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制定印發(fā)《天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責任清單》,將工作任務細化分解至25個責任單位,做到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各部門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各項活動,確保了工作任務的有效落實。同時,宣傳、教育、婦聯(lián)、民政、公安、團市委等部門多方聯(lián)動,在陣地建設、家庭教育、品牌活動、凈化環(huán)境、關愛幫扶上下功夫、出實招,健全關愛機制,完善保護網絡,進一步推動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向縱深發(fā)展。

二、創(chuàng)新載體、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養(yǎng)
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學校為主陣地,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強綜合素質,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一是積極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推選活動。全市800多所中小學校積極開展學習宣傳評選活動,參與率達到100%,推評出“新時代天水好少年”107名,其中15名好少年被評為“新時代甘肅好少年”,每年召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fā)布會,并通過報紙、電視、網絡媒體等平臺陣地進行廣泛宣傳。二是積極開展“童心向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全市學校共開展“童心向黨·我向黨旗敬個禮”教育實踐活動1200余場次,參與學生近30萬人;利用“五四”“六一”等節(jié)日,積極開展“童心向黨·唱支紅歌給黨聽”活動,各學校組織開展文藝匯演430余場次、歌詠比賽150余場次,參與學生15萬余人;組織開展“童心向黨·黨的光輝照我心”活動,全市15多萬名青少年觀看紅色電影、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緬懷革命先烈;組織開展“童心向黨·黨的故事我來講”活動,通過青少年讀書演講、書畫攝影、故事會等形式,教育學生學習革命先烈對黨忠誠的赤子之心、舍生取義的崇高氣節(jié)和報國為民的家國情懷。在第27個“4·23世界讀書日”,各圖書館結合自身實際及地域文化特色,自主舉辦全民閱讀推廣活動。閱讀活動中還包括第二屆‘隴韻書香節(jié)’系列活動,還有挖掘古籍資源的伏羲文化魅力體驗活動,以及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第三屆少兒英文配音大賽等活動。三是積極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活動。堅持“內容鮮活、方法靈活、載體用活”的原則,引導未成年人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中華經典誦讀和戲曲、書法、傳統(tǒng)體育進校園等活動200多場次;組織文化志愿者開展少兒書法、美術、聲樂、舞蹈、戲曲輔導培訓活動80余場次,參訓人員5000余人。邀請非遺名錄項目傳承人走進學校,開展秦腔、小曲、剪紙、泥塑、古琴等非遺文化展覽和展示展演活動100余場。四是積極開展“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全市120多所中小學校10余萬名學生積極參加“美化校園環(huán)境”“植樹護綠”“家務小能手”“我為宿舍添彩”“走進新農村”等勞動實踐活動,引導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五是深入推進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圍繞“四個”目標、堅持“六好”標準,依照《中小學校文明校園測評細則》細化評選標準,科學規(guī)范評選驗收流程,目前全市有市級及以上文明校園229所,其中全國文明校園4所、省級文明校園55所,市級文明校園170所,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參與率達到100%。六是加強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建設。按照“選好學校、搞好建設、抓好活動、出好成果”的總體要求,持續(xù)推進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項目,鼓勵各縣區(qū)整合資源、加大投入、主動推進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建設,不斷擴大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覆蓋面和影響力,切實解決留守兒童放學后和節(jié)假日的教育管理問題。目前全市已建成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120所,實現了原國貧縣所有鄉(xiāng)鎮(zhèn)全覆蓋。



三、社會聯(lián)動、營造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一是充分發(fā)揮家庭學校作用。全市已建成家長學校1785所,90%以上的社區(qū)設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開展“相伴同閱讀 共抒家國情”“看見幸!啞鰤粝搿薄伴喿x一本書 幸福一家人”等親子閱讀系列活動80場次,征集親子閱讀文稿、視頻180余篇;開展“家風潤隴原-百場萬人家庭教育公益巡講”“家教惠隴原-兒童安全守護公益巡講”“你點單 我送課”家庭教育網上課堂、童有家教等“家庭教育”公益講座200余場,受益家庭近6萬戶。同時,創(chuàng)建省級家庭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基地21個。二是著力推動“護校安園”行動。制訂印發(fā)《護校聯(lián)盟實施方案》,全市1978所中小學幼兒園均配備1名法制輔導員,逐步在校園“三防”建設上實現3個100%目標,即中小學封閉化管理達到100%,一鍵式緊急報警、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與屬地公安機關聯(lián)網率達到100%,城市中小學專職保安員配備率達到100%。嚴格落實“護學崗”高峰勤務,加大民警巡邏密度,去年以來共發(fā)現安全隱患389處。采取課堂教學、情景模擬、應急演練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和兒童的教育指導,提高學生法治意識、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三是全面整治校園周邊環(huán)境。通過全面排查、滾動治理、壓茬推進,對全市中小學校園周邊200米重點場所、治安狀態(tài)、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出版物銷售、非法行醫(yī)等方面進行整治。近年來,市直相關部門聯(lián)合檢查校園及周邊經營場所2559家,責令整改113家、警告18家;破獲查處涉校治安案件32起,打擊處理違法人員29人;破獲涉校刑事案件4起,排查整改校園安全隱患321處,調處涉校矛盾糾紛268起,整治治安亂點213處, 組織群防群治力量2萬名。同時,文化、公安、市場監(jiān)管等部門聯(lián)動,綜合治理社會文化環(huán)境,嚴格審批文化娛樂場所經營許可證,嚴禁校園周邊200米內有歌廳、舞廳、游藝廳、臺球廳等娛樂場所。加強中小學校附近網吧監(jiān)管,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大力倡導文明上網,有效營造了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四、三位一體、關心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堅持家庭、學校、社區(qū)三方干預,積極開展“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著力構建“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全市各中小學校心理健康咨詢室覆蓋率達到70%,創(chuàng)建市一中、市逸夫中學等6所心理健康教育市級示范學校,11家醫(yī)療機構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咨詢室,建立了市、縣區(qū)8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招募和聘請100名具有國家三級及以上心理咨詢師資格專業(yè)人員,組建了天水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志愿者隊伍,通過舉辦知識講座、現場咨詢形式,廣泛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志愿服務。同時,成立天水市心理危機診斷與干預專家組,針對未成年人心理特點定期分析研判,統(tǒng)籌開展心理干預;全市開通2條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熱線,累計通過熱線咨詢疏導600余人次。去年以來,全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進校園宣傳活動40余次,舉辦知識講座20余場,發(fā)放宣傳資料1.5萬余份。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沒有終點。今天,文明天水“立德樹人”的創(chuàng)新機制,蘊含著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潤物無聲的執(zhí)著與堅定;文明天水“立德樹人”的創(chuàng)新路徑,時時處處有著未成年人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身影。
(來源:天水市文明辦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