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天水市嚴格按照中央文明辦、省文明辦有關精神,圍繞文明餐桌、文明健康、文明新風等方面,加大公益廣告宣傳力度,傳播抗擊疫情正能量,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同時,市文明委將疫情防控期間開展公益廣告工作情況納入對各縣區(qū)精神文明建設年度考核和文明單位評選復查內容,確保了公益宣傳落實到位。

一、推出“天水十條”強化引導。1月下旬,市文明辦推出“防控疫情?尊重生命?文明實踐 ‘天水十條’”,引導廣大市民面對疫情不要恐慌、不要扎堆、佩戴口罩、經(jīng)常洗手、開窗通風、科學就醫(yī)、杜絕謠言、拒吃野味、志愿服務、弘揚新風,“天水十條”在市級各類媒體、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上全面刊播,在所有居民小區(qū)通過“大喇叭”循環(huán)播報,并印制30萬份宣傳折頁廣泛散發(fā),有效地提高了廣大市民的自我防護意識,對有關部門和基層組織做好群防群控起到積極作用。
二、開展“五大戰(zhàn)役”凝聚力量。根據(jù)疫情防控需要,市文明辦及時下發(fā)《關于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要求各縣區(qū)、各單位堅持教育引導,開展戰(zhàn)“疫”公益宣傳行動;堅持引領帶動,開展戰(zhàn)“疫”文明示范行動;堅持廣泛參與,開展戰(zhàn)“疫”志愿服務行動;堅持弘揚新風,開展戰(zhàn)“疫”文明實踐行動;堅持凝聚力量,開展戰(zhàn)“疫”典型選樹行動。全市上下積極響應,迅速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精心組織志愿服務行動,廣泛開展移風易俗行動,為全市疫情聯(lián)防聯(lián)控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全市共組織677家市級以上文明單位、文明村鎮(zhèn)、文明社區(qū)參與抗擊疫情工作,組織2045個志愿服務組織、7萬多名志愿者參與防疫防控。

三、聚集“四個層面”發(fā)出倡議。3月初,市文明辦聯(lián)合市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出“使用公筷公勺踐行餐桌文明”的倡議書,要求全市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學校、駐市團體等單位食堂要做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先行示范者,帶頭使用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筷”“一湯一勺”;全市各類餐館酒店要做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自覺推動者,設置“文明餐桌”標示牌,主動為客人提供公筷公勺,設置“公筷架”,做好公筷公勺等餐具消毒和場所消毒,確保用餐安全衛(wèi)生;廣大消費者要做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積極推廣者,在外就餐時主動使用公筷公勺,以實際行動向身邊親朋好友宣傳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家庭和個人要做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主動踐行者,積極推動文明餐桌進家庭。疫情期間,全市共印制倡議書40萬份、宣傳海報10萬份,營造了濃厚的文明用餐氛圍。
四、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各縣區(qū)、各單位積極響應市文明辦要求,圍繞“使用公筷 文明用餐 健康生活”主題,在城市主次干道、商業(yè)街區(qū)、公共廣場、公園景區(qū)、街道社區(qū)、建筑圍擋、影劇院、商場超市、集貿市場、賓館飯店、機關和學校食堂(餐廳)、公交車站、公交車、出租車、長途客車、火車站等公共場所,運用戶外廣告牌、櫥窗、宣傳欄、展板、電子顯示屏等媒介平臺,廣泛宣傳展示使用公筷公益廣告。天水日報、天水廣播電視臺等媒體開設“使用公筷 文明用餐 健康生活”專欄進行廣泛宣傳,形成了上下呼應、同頻共振的良好宣傳效果。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