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秋天,曾在天水鑄造機械總廠工作的下崗職工魏亦軍一家又遭受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作為一家之主的魏亦軍忽然由于劇烈的腿疼行走不便。支撐這個本來貧困家庭的支柱轟然倒塌。
今年46歲的魏亦軍,1982年當兵復員后到天水鑄機廠工作,憑借著自身的努力和才智,10多年來魏亦軍由一名普通工人一直干到了廠團委書記。2002年,因企業(yè)改制,魏亦軍和妻子雙雙從企業(yè)下崗。下崗后的魏亦軍開始四處打工,并用自己辛苦積攢的一些錢開了一家小吃店。為了經(jīng)營好小店以維持家用,魏亦軍每天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的工作。2005年秋天的一個早上,剛起床的魏亦軍忽然感覺大腿上一陣鉆心的巨痛,跌倒在地。到醫(yī)院檢查后,確診為“兩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需要10萬元左右的手術費。聽著這么一大筆手術費,魏亦軍搖搖頭回了家,開始用民間一些中草藥進行簡單的維持治療。2006年,病情日益惡化的魏亦軍徹底不能行走,小吃店也因此關閉,一家人的生活就此陷入困頓,正在上初中的兒子魏威看著父親日益嚴重的病情和越來越窘迫的生活,學習成績直線下降,15歲的他不得已含淚退學,想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替父親挑起生活的重擔。沒有錢動手術的魏亦軍看著心愛的兒子因為自己而退學,心如刀絞。既然不能為家人分憂,那就選擇死吧,魏亦軍開始思謀著自殺,他的行為引起孩子和妻子的警覺,看著幾次想尋死的父親,懂事的兒子抱著父親放聲大哭:“你要是自殺,我也就不活了。”
2008年7月,魏威瞞著父親給天水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景輝寫了一封求助信。信中,魏威講述了家里所遭遇的變故,表達了一個孩子對市委領導人的深深信任。孩子赤誠的心感動了張景輝書記,張書記隨即作出批示:“請團市委了解情況,協(xié)助動員社會力量幫助其家庭戰(zhàn)勝困難。"2008年7月,團市委按照張景輝的指示在全市團員青年中組織開展了為老團干魏亦軍捐款獻愛心活動。在了解了魏亦軍的情況后,各級團干部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天水監(jiān)獄團委捐款6100元,華榮鑄造廠團委捐款5010元……,短短的一個月時間,社會各界就為魏亦軍捐款23305元。與此同時,團市委在星火技校招生考試已經(jīng)結束、名額招滿的情況下,多次與星火公司聯(lián)系協(xié)商,將魏威特招為星火技校學生,并免除了三年的學雜費,切實解決了魏亦軍家庭的后顧之憂。
一筆筆愛心款,一個個愛心行動讓魏亦軍瀕臨死亡的心開始復蘇,也讓他增強了戰(zhàn)勝病魔的勇氣。今年上半年,魏亦軍在西安成功做了換骨手術。曾經(jīng)捐款給他的一個老團干彭林還為魏亦軍解決了工作,讓病愈后的魏亦軍到自己開的青年實業(yè)開發(fā)公司上班。
"一方有難,八方救助",魏亦軍深深感受到了組織的關懷和溫暖,也讓他重新樹立了生活的信心。他懷著深深地感激給張書記寫了兩封感謝信。張書記對全市人民和團市委幫助困難家庭表示忠心感謝,并指出在今后救助社會弱勢群體的工作中,要做好輿論宣傳,營造關愛弱勢群體的社會氛圍;同時要整合社會資源,逐步探索和建立"一方有難,八方救援"的長效機制,構建與政府救助和社會救助相互對接、相互補充的社會化救助體系。
一個下崗職工的命運牽動了市委書記、牽動了全市人民的心。市委書記的期望也是大家共同的心聲,我們真切盼望能盡快建立社會弱勢群體救助的長效機制,讓更多弱勢群體能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和關懷,讓更多的人能享受社會主義大家庭的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