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伏羲女媧文化故地行系列報道之三:
河北涉縣:女媧文化之鄉(xiāng)的艱險之旅

。1月7日,由天水市委、市政府和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共同發(fā)起的“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女媧文化故地行”考察活動在天水啟動)
1月10日中午,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女媧文化故地行考察團一行離開“羲皇圣里”河北新樂市,驅(qū)車趕赴“中國女媧文化之鄉(xiāng)”河北涉縣,去那里考察深厚的女媧文化。
在赴涉縣的途中,考察團沿途對河北趙縣伏羲女媧雙廟文化遺存進行了短暫考察后,便一路沿京石高速公路向西南方向直奔涉縣。在河北武安縣城稍作休息后,當晚12點,經(jīng)過4個小時的艱難冒雪前行,我們終于走完了從武安到涉縣約80公里的路程,平安抵達涉縣縣城。
1月11日上午,涉縣旅游局負責(zé)人告訴我們,涉縣媧皇宮位于縣城西10公里的古中皇山腰,且從山腳到山腰要步行一段時間。由于下了一天一夜的雪,路面陡滑,難以實地考察,只好以座談會形式相互交流,了解情況。座談會上,涉縣縣政府、旅游局、中國女媧研究中心相關(guān)負責(zé)人與我們考察團一行就加強伏羲女媧文化交流與合作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在座談交流過程中,記者了解到,涉縣媧皇宮屬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始建于北齊天寶(公元550-559)年間,占地面積550畝,有古建筑135間,北齊石窟3個,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肇建時間最早、影響地域最廣的奉祀中華始祖女媧的圣地。其主體建筑依崖而建,巧奪天工,被古建專家譽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觀之一”,素有“活樓”、“吊廟”之美稱。
涉縣民間素有祭祀女媧的傳統(tǒng),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一至十五為民間傳說中女媧神誕日,民間祭祀場面盛大,宏偉壯觀。自2003年以來,涉縣已成功舉辦了五屆“中國·邯鄲·涉縣女媧文化節(jié)”暨女媧公祭大典,以邯鄲市政府名義予以公祭。文化節(jié)期間,邀請全國知名歷史學(xué)家赴涉縣實地考察女媧文化,召開女媧文化研討會,同時以節(jié)會為平臺,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洽談活動。在女媧文化節(jié)的影響和推動下,“女媧祭典”于2006年被國務(wù)院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涉縣也因其深厚的女媧文化而被中國民協(xié)命名為“中國女媧文化之鄉(xiāng)”,并在涉縣成立了“中國女媧文化研究中心”,F(xiàn)在涉縣的女媧文化以媧皇宮為載體,已擴展到山西、河南、山東、陜西、浙江、福建等10多個省市,每年女媧文化節(jié)期間有20萬人次來這里祭祀女媧。所有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女媧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提高了涉縣在全國的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