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鵬之子沈千帆受委托向清水縣委、縣政府轉贈題詞 )
為了完善縣城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面貌,豐富市民生活,加快宜居環(huán)境城市建設步伐,清水縣于2011年歷時半年多,投資800多萬元,建成了東部新城區(qū)廣場。為反映清水深厚的文化底蘊,該廣場以西漢名將趙充國生平功勛為主題,以水景噴泉、坐人花池、鑲嵌涌泉等元素為襯托,廣場中心為西漢名將趙充國雕像,周邊為五星形態(tài)步行道和水景噴泉,功能定位為文化娛樂、健身休閑。工程建成后,縣委、縣政府命名為充國廣場。邀請原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沈鵬先生題寫了“充國故里”。該題詞鑲嵌在充國廣場的主入口處,原稿存放于清水檔案館。沈鵬先生的題詞為清水縣發(fā)展旅游經濟,提高清水知名度,增添了重要的文化內涵。

沈鵬題詞:充國故里
沈鵬,1931年出生,江蘇省江陰市人。1950年起在《人民畫報》社工作,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總編室主任、副總編輯并兼任編審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享受國務院批準的政府特殊津貼、出版界專家待遇,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沈鵬既是編輯出版專家,又是著名書法家、美術評論家及詩詞作家,歷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 2012年3月為清水縣題詞:充國故里。

充國廣場的建成,是展示清水軒轅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重要載體,是代表清水跨越式科學發(fā)展成就的一張名片,是改革開放成果惠及全縣人民的民生工程。它的建成,豐富了天水市生態(tài)旅游后花園和最佳商住宜居城市的內涵,提升了城市品位。

充國廣場設計理念超前,建設內容豐富,文化內涵突出。廣場定位為:以紀念西漢名將趙充國生平功勛為主題,以休閑文化活動為一體的綜合廣場。整個廣場規(guī)劃為一心兩軸,一心為中心廣場、南北向取主軸線、東西向取次軸線。中心廣場由主題雕塑、水噴、坐人花池、涌泉等元素組成,中心為西漢名將趙充國雕塑,是整個廣場思想與藝術核心。周邊為步行道和水景,整個工程主軸線南邊為主要人流入口,由刻字臥碑、斜面浮雕、庭院燈柱、漢白玉龍柱組成。北入口做一文化長廊,來襯托西漢名將趙充國的雕塑,兩側各有一個地面浮雕和龍柱。次軸線貫穿于東西兩側,入口處用花池、臺階、庭院燈柱、地面浮雕做為向導,引導人們步入中心廣場,四周為休閑健身區(qū),主要以綠化為主,在襯托中心廣場的同時,讓人們進入廣場后感覺四周皆綠,給人以舒適、愉悅的身心感受。夜晚的充國廣場經過各具特色的燈光裝飾,將會流光溢彩、更加美麗。

(充國廣場)

充國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