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精準扶貧是特定時期針對特定區(qū)域、特定對象而制定的精準治貧方式,是新時期我國扶貧方式的重大調整。秦安縣作為新一輪國家扶貧開發(fā)的重點縣,不等不靠,主動作為,一改歷年“大水漫灌”的扶貧模式,著力向“精準滴灌”轉變,建機構、搭平臺、核對象、摸實情,全面打響了精準扶貧工作的攻堅戰(zhàn)。
組織領導到位。省、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會議召開之后,秦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省、市精準扶貧會議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多次組織召開精準扶貧學習會、工作會、座談會、現場會等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精準扶貧工作,成立了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總指揮,人大主任、政協主席、縣委副書記任副總指揮,其他黨政領導為成員的精準扶貧指揮部,實行黨政一把手精準扶貧負責制,建立縣級領導包抓精準扶貧攻堅制度。建立了 17 個鄉(xiāng)鎮(zhèn)精準扶貧雙聯工作站和 193 個貧困村精準扶貧雙聯工作室,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精準部署到位。制定了《秦安縣扶貧攻堅工作業(yè)績考核評價辦法》、《秦安縣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實施方案》、《秦安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監(jiān)管體系建設方案》、《秦安縣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員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考核管理制度,為精準扶貧工作建立“長流水、不斷線”的工作機制。同時科學制訂了全縣精準扶貧“1+18”意見方案和9個作戰(zhàn)圖,認真落實“盯到鄉(xiāng)、定到村、扶到戶”的精準扶貧措施,把各類項目全部列入精準扶貧專項規(guī)劃之中,確保了政策銜接一致、數據口徑統(tǒng)一,形成一套綱舉目張、內容全面、措施到位的精準扶貧“組合拳”,為實現掛圖作戰(zhàn),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精準幫扶打下堅實基礎。
對象精準定位。為了確保對象精準,在政策宣傳、代表推選、公示公告、審核評議等方面,進一步細化程序環(huán)節(jié),嚴把“九道關口”,精準識別脫貧戶、返貧戶。由縣級包鄉(xiāng)領導駐鄉(xiāng)督促,鄉(xiāng)鎮(zhèn)黨政領導帶隊,工作隊員進村入戶,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逐一對扶貧對象摸底識別認定、全面核對把關,并認真填寫了貧困戶“五張清單”和貧困村“六張表”,做到貧困戶“五清”、貧困村“六有”。目前,鄉(xiāng)村兩級已按照縣上分解下達的指標任務,完成了農戶申請、民主評議、一次公示、鄉(xiāng)鎮(zhèn)審核、二次公示等工作,形成了脫貧、返貧戶擬定名單,目前正在開展入戶填寫貧困戶登記表等工作。
措施精準到位。秦安縣把選派駐村幫扶工作隊工作作為推動精準扶貧的有效措施來抓,嚴格程序標準,由省、市、縣雙聯單位推薦,各級組織部門和雙聯辦審定,全縣193個貧困村全部選派了工作隊長和“第一書記”,整合了由聯村干部、鄉(xiāng)鎮(zhèn)駐村干部、農業(yè)專業(yè)技術人員、大學生村官或鄉(xiāng)鎮(zhèn)大學生干部、到村任職(掛職)干部、對口幫扶單位干部3至5人組成的工作隊員,實現了科級以上干部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駐村大學生村官或鄉(xiāng)鎮(zhèn)大學生干部、農業(yè)專業(yè)技術人員“三個全覆蓋”。駐村幫扶工作隊的主要任務是精準識別幫扶對象、精準對接目標任務、精準落實幫扶內容、精準實施幫扶措施、夯實基礎強化治理、加強政策法規(guī)宣傳、做好協調服務工作、培育典型示范引領等方面。
目前,全縣上下以規(guī)劃為引領,以計劃為綱要,積極實施掛圖作業(yè),聚焦發(fā)力,精準扶貧,一場以更高目標、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實施的新一輪扶貧攻堅戰(zhàn),已在秦安大地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