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新聞網(wǎng)4月24日電 題:游客仙仗過崆峒夢里不知身是客
作者:賈莉麗
高峽平湖,水天一色,須晴日,看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崆峒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游客競折腰。
暮春之初,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筆者應(yīng)邀來到素有“西鎮(zhèn)奇觀”之美譽(yù)的甘肅崆峒山,其凝重典雅,底蘊(yùn)豐厚的八臺九宮十二院建筑群及七十二處石府洞天令游客傾倒。
崆峒山,亦有“道源勝地”之稱,位于甘肅平?jīng)鍪谐俏,曾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關(guān)中之要塞。因集齊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于一身,成為國家首批五A級旅游景區(qū),也成游客云集,暢敘幽情的地方。
“崆峒這片土地,只要你留心,每一個飛石,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村莊,都有一段美麗神奇的傳說!碑(dāng)?shù)厝俗院赖卣f。應(yīng)了他們的話,從盤古開天到三皇五帝,各路神仙人祖,無不在崆峒留下仙韻。最為傳奇的是黃帝問道于廣成子,華夏第一帝的問道治天下。
然而,游客對崆峒的民歌也情有獨(dú)鐘,每一個山間涼亭,崎嶇小道,人潮翻滾,滿山一片民歌涌動。悠揚(yáng)、豪放、樸素的曲調(diào)顫動著誘人的旋律,在人群間喧鬧互動。
據(jù)當(dāng)?shù)乩险呓榻B,中國第一部詩歌集《詩經(jīng)》中,就收集了描寫涇河的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隔河望見一朵花,想的頭昏眼又麻,想的腸子擰繩呢,想的肝花淌膿呢!庇袔讓η閭H也拿著歌詞學(xué)唱。
游走崆峒,才能真正知道它“天然的動植物王國”之說,山內(nèi)有各種動植物一千三百余種,森林覆蓋率達(dá)百分之九十以上。據(jù)史料記載,一億七千萬年前,崆峒境內(nèi)沼澤連片、植物茂盛、恐龍漫步、魚兒戲游。峽門溝的石層中,沉積著大量的動植物化石。
“我似乎到了原始社會,一切都是那么的原汁原味,真讓人震驚!”一位游客感嘆說。
崆峒是集道、儒、佛于一身的宗教圣地,每一個角落香煙環(huán)繞,如縹緲仙境,游客也紛紛來此求佛上香,或求前程似錦,或求愛情美滿,或求身體健康等。在這里,游客們盡情地感受晨鐘暮鼓的宗教生活。當(dāng)然了,也可品嘗燕面糅糅、洋芋瓊瓊、米香醋等地道的農(nóng)家飯菜。
多年來,崆峒的知名度不斷地在提高,它的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受到中外各界的青睞。二00三年,國家郵政局發(fā)行了以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觀——皇城、彈箏峽、塔院和雷聲峰組成的《崆峒山》特種郵票,登上了“國家名片”,成為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完)

崆峒山景區(qū)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