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在吳仁寶家中的親屬和村民在吳仁寶遺像前痛哭哀悼。 新華社發(fā)
華西村一角。 本報記者余萍攝
2008年10月30日清晨,吳仁寶散步時從華西金塔門前走過。 新華社發(fā)
2003年華西村新老書記規(guī)劃未來。 本報資料圖
2009年9月,老書記登上金塔俯瞰新華西。 本報記者肖勇攝
2012年10月11日,吳仁寶在影片《吳仁寶》首映禮上接受采訪。 本報記者郎從柳攝
“只要心臟不停,就要腳步不停、腦子不停、事業(yè)不停、為人民服務(wù)的思想不停!眳侨蕦氂盟囊簧`行了自己的誓言。
3月18日下午6時58分,華西村一位85歲的老人去世了,讓整個村子都沉浸在眼淚和哭聲里。從擔(dān)任華西村書記以來,吳仁寶操心得最多的就是華西的村民、華西的發(fā)展。一直到生命最后的彌留之際,這位85歲老書記最牽掛的還是他的華西、他的村民。
只在醫(yī)院住了一個星期
從3月6日住進醫(yī)院,到13日夜里11點多吳仁寶悄悄地從醫(yī)院回到華西老家,吳仁寶最后的歲月在醫(yī)院只待了一個星期。記者在老人逝世后從他的家人和周圍同事的口中得知,其實吳仁寶1月6日就確診患上了不治之癥。
“他忙得沒時間去看病,腦子里盡想著華西怎么搞!北葏侨蕦毿11歲的華西村民何鳳壽說。
兩年前,他到北京開會,一天一個來回,13個茶葉蛋充饑,回到村里還要召集干部開會,一點兒看不出他有多累。但去年11月17日,他率領(lǐng)100多名班子成員,到北京國家博物館(微博)參觀“復(fù)興之路”大型展覽,吳仁寶的身體就已經(jīng)出了問題。當(dāng)時他高燒39度,但仍帶領(lǐng)大家宣誓“有難官上,有福民先;偉大復(fù)興,重任在肩”,激勵大家為實現(xiàn)“華西夢”、“中國夢”而奉獻。
元旦前后,一直忙得不可開交的吳仁寶,身體不適,日夜咳嗽。元月6日,在家人的再三勸說下,才到華西體檢中心進行派特CT檢查,結(jié)果顯示的病情是“癌癥”!專家建議說,老書記年紀大了,又是癌癥晚期,只能保守治療。子女們建議他立刻去醫(yī)院治療,但吳仁寶總說:“年底很忙,工作很多,等忙完了,我再去吧!”
隨后的一個月,他與往日一樣忙碌,從組織黨員干部到周邊村慰問困難戶,到華西新一年發(fā)展規(guī)劃,再到親自把關(guān)主辦《華西月刊》,每天工作都在10個小時以上。
2月8日是小年夜,一早華西特色藝術(shù)團團長計麗靜接到吳仁寶電話,“今天是小年夜,我請大家吃飯!憋堊郎,老書記給帶著孩子的團員每人1000元壓歲錢!凹词股霞夘I(lǐng)導(dǎo)來,老書記一般也是不陪吃飯的!
“感覺他呼每一口氣都很痛!比A西村紀委副書記朱蘊海回憶,3月初已經(jīng)可以明顯感覺到老書記忍受著劇痛在堅持工作。
華西物流服務(wù)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王征說,吳仁寶最近一兩個月想盡可能地把他的智慧傳遞給大家。直到3月5日的班子成員會議開完后,吳仁寶才答應(yīng)去上海看病。誰也沒有想到,從此他就再也沒能從病床上下來。
昏睡中醒來就喊“開會”
3月6日,已經(jīng)臥床不起,無法進食的吳仁寶,住進上海華東醫(yī)院醫(yī)治。這天,老書記清醒之后,所講的第一句話,就是回華西開會。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闭勂鸷谋M生命能量的老書記,華西村村委副書記、華西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昌眼眶里滲出了淚水,他說,彌留之際,老書記的心里牽掛的仍然全是工作上的事情。
華西村黨委副書記周麗回憶說,3月13日深夜11點,老書記從醫(yī)院回到家里,進門第一句話就是“叫周麗來,報告寫好了嗎?叫她主持會議”。
“老書記腦子里裝的全是工作。”3月14日早上5點多,華西龍西大酒店副總經(jīng)理戴立明來到老書記家里看望他。“下午3點半開會,有事情要安排!辈逯鯕夤,老書記用微弱的聲音說。
“老書記在上海住院時,還不停喊我,要我整理材料準備開會!痹趨侨蕦毶磉吂ぷ髁硕嗄甑膶O海燕說到這里淚如雨下,“他心里想的只有工作,沒有自己。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承諾!
16日晚上,吳仁寶說“幫我,幫我”。家人把他扶起一點,稍微坐了起來,女兒吳鳳英把氧氣面罩調(diào)整好,感覺周圍人很多,老書記說了一句:“開會。”“現(xiàn)在開始,不要來翻花樣了!边@是他說的最后一句話。
吳仁寶的四子吳協(xié)恩回憶說,他與兄弟姐妹在一起談起病榻上的父親,覺得“爸爸這一輩子,在生活上沒有享到福,但他又享到了大福——對他而言,能工作到最后一刻,就是享!薄T谏淖詈髱滋,老人戴著氧氣面罩,說話要費很大的力氣,但擠出來的字眼都跟工作有關(guān)。
學(xué)好中央精神安然入睡
住進上海醫(yī)院幾天后,有一天身體稍微有些好轉(zhuǎn)的吳仁寶,叫身邊的人將他手上的針管拔掉,說要回華西研究事情!拔乙厝ラ_會,傳達全國‘兩會’精神,這是大事情!”下午,他又拉住陪護人員趙金榮的手,著急地說:“金榮,你趕快準備車子送我回去。我還是要回去學(xué)習(xí),才能吃透中央精神,更好地建設(shè)華西!”
3月11日,凌晨4:00,已經(jīng)全身不能動彈的老書記,從昏迷中蘇醒了過來,他沉思一會后,十分費力地對駕駛員瞿小興說:“通知新書記,安排黨委委員、紀委正副書記、5個總支書記,包括全體正副廠長,一起到上海來開個會,叫孫海燕將‘一號文件’帶過來,所有開會人員的車費我來付,你趕快去通知、去落實!”沒過多久,就急切地問瞿小興,電話打通沒有、打通沒有,一連問了三次,直到又一次昏迷。
15日晚上8點半,受到病魔侵襲,老書記顯得很痛苦。周麗在一旁拿出《人民日報》和《新華日報》讀給他聽!袄蠒浡冻鰸M意的神色,還把頭側(cè)過來,聽著兩篇報道,他一下子平靜了下來,聽完以后就睡著了!
最后的18天,沒談一句家事
“從病重起,我陪了18天,父親很堅強,沒有喊一聲痛,跟周圍那么多人講了那么多事,講來講去都是國事村事,沒有一句家事,對自己的身體、對家人沒有留下只言片語。”昨日深夜,吳仁寶的女兒吳鳳英告訴記者。
在吳仁寶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他想到的是華西的鄉(xiāng)親們,是那些來華西參觀的游客們。3月13日,是吳仁寶在上海住院的最后一天。這一整天,老書記只要一醒來,嘴里就念叨著:“要把大華西4000名村民安排好!”在半清醒狀態(tài)中,經(jīng)常要工作人員帶他去民族宮,說那里還有好多游客等著呢。
“在上海醫(yī)院里,問老書記對家人有什么要交待,老書記始終沒回答。”吳協(xié)恩對記者說,父親一輩子有兩句話對他最有啟發(fā),一句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還有一句“有福民先享,有難官先當(dāng)!比A西村老百姓有今天的幸福,是老書記一輩子的心血,他現(xiàn)在最想做的事,是繼續(xù)實現(xiàn)老書記“百年老店”的“華西夢”,團結(jié)好一家人,帶領(lǐng)好一班人,造福好一村人。在共同富裕的基礎(chǔ)上,打造一個百年華西。
老書記記掛著村民,村民也記掛著老書記。吳仁寶從上海回到華西的消息悄然傳播出去后,華西的男女老少不約而同地涌向已顯得破舊的吳仁寶的家。這幢小樓,華西人無數(shù)次地出出進進,但這次不同,華西人都是跌跌撞撞地趕來,擦著眼淚依依不舍地離開。據(jù)統(tǒng)計,他回到華西的第一天,來看他的華西人就有2000多人。
18日晚11點30分,記者發(fā)稿前再度瞻仰了一下這位可敬的老人。身穿藏青色家常外套的吳仁寶,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身上覆蓋著鮮艷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旗,頭上方是一張與愛人攝于1999年的“模范金婚合影”,照片上的兩人都戴著鮮艷的大紅花,笑容燦爛。在這個老書記生活了幾十年的華西398號大門上,貼著一副對聯(lián):“百姓幸福我幸福,百年老店事業(yè)成!
本報記者 江錫民 浦敏琦 季鋮 陳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