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聘金莫多要,新人婚事節(jié)儉辦!”在張家川縣連五鄉(xiāng)蘭家村的文化廣場上,“百姓名嘴”連五鄉(xiāng)干部馬社社的宣講引來陣陣叫好。5月22日,張家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辦組織了一支由“百姓名嘴”宣講員、村干部、文藝骨干組成的特殊宣講隊,帶著“理論+文藝”的宣講套餐走村入戶,用“土味”宣講掀起移風易俗新風潮。

理論宣講接地氣:土話講透“新道理”
“劉堡鎮(zhèn)峽里村一對新婚小夫妻,女方一家通情達理,將8萬的彩禮作為了小兩口的創(chuàng)業(yè)啟動資金,男方內心很感恩......”在蘭家村的柳樹下,“百姓名嘴”劉堡鎮(zhèn)干部馬舒瑾圍繞《讓彩禮回歸“禮”性》把高額彩禮、鋪張浪費的案例生動的講述著。沒有高深理論,只有算賬對比,一份彩禮賬本算得村民直搖頭!霸瓉磉@些面子功夫,掏空的是咱自己的褲兜。 贝迕耨R文魁說。“百姓名嘴”張麗分享《從心出發(fā) 共繪鄉(xiāng)村振興》,她講述了胡川鎮(zhèn)后灣村傅冬梅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用愛和堅韌將孩子一步步送入了大學的殿堂......動情之處流下眼淚。

縣新時代文明實踐辦宣講員聲音洪亮而堅定的向在場全體村民發(fā)出倡議“我們倡議,廣大青年朋友要勇敢地對高額彩禮說‘不’,自覺抵制不良婚俗,追求的是真摯的感情,而非金錢的捆縛;我們倡議,各位家長要多為兒女的幸福長遠著想,莫讓彩禮成為他們生活起步的‘大山’;我們倡議,全體村民相互監(jiān)督、相互提醒,共同營造良好的鄉(xiāng)村婚俗環(huán)境!苯(jīng)他們這么一呼吁,村民們紛紛點頭,現(xiàn)場氣氛莊重而熱烈,一股積極參與移風易俗的正能量在人群中悄然涌動。
文藝表演添活力:老調奏出“新滋味”
連五鄉(xiāng)駐村幫扶隊打蘋果手風琴奏響《花兒與少年》,駐村幫扶隊張曉娟是天水市舞蹈家協(xié)會副主席,她帶來舞蹈《浪秧歌》將活動推向高潮......宣講隊把政策改編成“聽得進、記得住”的文藝節(jié)目。最受歡迎的是縣新時代文明實踐辦“移風易俗小知識”:“張家嫁女不要錢,李家娶親不欠債,移風易俗實在好,點贊!”詼諧的表演讓臺下七旬老人也笑出聲。
文明種子正發(fā)芽:村民爭當“新風戶”
活動尾聲時蘭家村紅白理事會會長蘭清廉說,高額彩禮債臺高,文明婚俗幸福長。我們村推新風,不掏家底不攀比,家和才能萬事興,省下彩禮搞產(chǎn)業(yè)。今年以來已有3戶村民主動降低彩禮標準,村上制定村規(guī)民約,將彩禮金額限定在合理范圍內,宴席規(guī)模也得到有效控制。
下一步,張家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辦將持續(xù)推進“理論趕集”“文明擂臺”等特色活動,讓文明新風吹遍每個角落,為建設文明和諧新張家川貢獻力量。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