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戶施策 幫助貧困戶發(fā)展架豆產(chǎn)業(yè))
我叫楊希賢,1986年生于武山縣康瓦坪村,200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現(xiàn)在是武山縣城關鎮(zhèn)康瓦坪村的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2009年大學畢業(yè)后,在外獨立創(chuàng)業(yè),取得了一些成績。2015春節(jié),我回家看望父母,當時正好父親身體不適,我便常到村莊里一個小山坡上去一個人坐坐,排解憂愁,回想大學畢業(yè)后在外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和外面的日星月異發(fā)展,而我親愛的鄉(xiāng)親們,卻依舊如蝸牛一般踽踽爬行。泥濘的村路,搖搖欲墜的土坯房,瓦楞上茂密的蓬草,趷蹴在低矮的土墻下吃馓飯的老人,路上蓬頭垢面的留守兒童……像電影中的鏡頭,像魯迅《故鄉(xiāng)》中的畫面,這一切顯得是那樣的不真實,卻又是那樣的真實。一次到村委會辦事,恰巧看到一組數(shù)據(jù),全村共429戶,卻有233戶是貧困戶,貧困率高達57.7%。幾天之中,這個數(shù)字成了我的肉中刺、眼中釘、喉中梗,令我吃不香,睡不安。我是一個黨員,孟子在《梁惠王下》中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币苍凇侗M心章句上》中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彪m不能“兼濟天下”,但如今我的日子過好了,義不容辭,我也有義務帶領鄉(xiāng)親們都過上好日子。
2016年,適巧村上換屆,30歲的我很榮幸被選舉為村干部,為不辜負組織和鄉(xiāng)親們對我的信任,我不顧家人朋友的百般勸阻,帶著“要不干就不干,要干就干好”的決心,轉手了正在經(jīng)手的蔬菜生意,正式踏上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的歷程。
康瓦坪村有7個自然村,星星點點分布在山梁兩側,有的在西邊山底,有的在東邊山底,有的在對面山上,把這7個自然村全部走完,得花一天時間。村民收入普遍不高,主要依靠外出務工與種莊稼。精壯勞力開年出門年底回,是新時期的候鳥。剩下的老弱病殘及兒童,和我們村干部一起堅守著空曠的村莊。這是我剛開始干村主任時康瓦坪村現(xiàn)狀。那時,當我坐在康瓦坪村村委會時,各種各樣的問題從四面八方涌來。說實話,要在短時期內(nèi)摘掉貧困的帽子,很難,但我不怕。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我身邊有縣殘聯(lián)派來的幫扶第一書記汪真鵬,有城關鎮(zhèn)派來的駐村干部關建武。我面前有一千多號吃苦耐勞的鄉(xiāng)親。我身后,有各級政府及強大的祖國,我怕什么呢?“人心齊,泰山移!蔽覍φ纟i和建武說:“咱們是全村的領頭羊,全村人都看著咱們,咱們得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靠。有好的想法,別藏著掖著,盡管提出來,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才知道。從今以后,村委會就是咱們的大本營,放開手腳,這兒是我的家,也是你們的家!蔽覀?nèi)俗∵M了村委會,搭鍋立灶,以村為家。

(與幫扶工作隊 駐村干部 貧困戶代表 共謀村上產(chǎn)業(yè)發(fā)展)
鄉(xiāng)親們有句口頭禪:“飯得一口一口吃,事得一件一件干!泵鎸ηь^萬緒的問題,我們帶著村委會班子走村串戶,多方聽取群眾的聲音和意見,然后條分縷析,按輕重緩急分門別類,列了張問題清單,逐一尋找對策。
要想富,先修路。經(jīng)過商議,道路不通是制約村莊發(fā)展的瓶頸。個別自然村主路不通,是孤懸著的海島。大多數(shù)村莊田間道路狹窄陡峭,車進不去,都二十一世紀了,還依靠牛耕人背的原始方式務農(nóng)。碰到下雨天,地里的莊稼運不出來,只能白白爛掉。鄉(xiāng)親們著急,我更著急。那些日子,真鵬和建武留守,我開著車沒日沒夜地跑路,從鎮(zhèn)上爭取來資金,硬化了楊溝、山莊、上家坡等7個自然村的主路和入戶路,又開通了各村的田間道路,并在各村主路兩側栽上了綠化樹,新修了文化墻,栽上了櫻花、紫薇等景觀樹,種上了八瓣梅、百日菊等鮮花。還協(xié)調資金,安裝了106盞太陽能路燈。夜幕降臨,一盞盞路燈睜開了眼睛,如天上閃爍的星星。一天,我去看望一位五保戶,正在曬太陽的老大爺看到我,一把拉住我的手,伸出了大拇指:“孩子,你真有本事,你看咱們農(nóng)村現(xiàn)在變成了什么樣子,下雨天,一個泥點點都濺不到身上,咱們比城里還好!”我忙著解釋:“大爺,不是我本事好,是咱國家的政策好。以后還會更好!闭娴模艺f的是心里話,沒有黨的好政策,我縱有三頭六臂,也沒有移山填海的能力。

(入戶慰問癱瘓在床貧困戶 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村莊的環(huán)境面貌容易改變,難的是人的面貌及貧困戶的面貌的改變。孟語嫣在《歡也飄零,悲也飄零》中說:“這世上每一個幸福的故事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故事則各有各的不幸!睂е仑毨У脑蛞彩沁@樣,各個不同,病、懶、笨、落后……對于不同原因導致的貧困,不同的貧困人,一定要摸準貧困原因,摸清貧困戶脾性,精準施策,對癥下藥,科學引導,決不能肓目指導,也決不能丟下一人。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肯動腦子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找到辦法。
瓦坪村村民李建元2015年在蘭州工地受傷,癱瘓在床,老婆四處找人索要說法,都沒有結果。我到任后,一趟趟自費往蘭州跑,連夜寫材料,向省人民法院起訴,要來5萬元的賠償款。李建元家本來就是貧困戶,全靠李建元一人打工維持。李建元癱瘓后,雪上加霜,全家的天都塌了。李建元一家陷入絕望之中?吹嚼罱ㄔ姆孔悠婆f,我又協(xié)調幫扶單位縣殘聯(lián)和城關鎮(zhèn),共籌款12萬元,幫李建元改造房屋院子。新房修好后,李建元泣不成聲,他說:“沒有共產(chǎn)黨我的日子就不能過了,感謝黨,感謝楊書記你,我一定好好活著……”那一刻,我的心里比喝了蜜還甜。
瓦坪村貧困戶王云中的母親常年藥罐不倒,哥哥王云強離婚后丟下兩個孩子外出打工,王云中和妻子照看著三個孩子。我找人拖關系,將三個孩子轉入城關二小,又為王云中妻子爭取到2萬元的創(chuàng)業(yè)貨款,幫王云中妻子在縣城開了一間文具店,補貼家用。王云中想外出打工,卻沒有技術。2019年4月,我推薦王云中到縣上組織的務工技能培訓班學習,取得電焊技工資格證后,又鼓勵王云中到惠州打工。如今,王云中月收入達到7500元,順利脫貧。

(因戶施策 幫助貧困戶發(fā)展養(yǎng)殖產(chǎn)業(yè))
臺兒村低保戶宋東成的情況較為特殊。宋東成人小名“勞勞”,村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大名,大大小小都叫“勞爺”。我每次見到宋東成無非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喝酒,另一種情況是喝醉了酒罵人。宋東成村里誰都敢罵。經(jīng)過側面打聽,我掌握了宋東成的情況:宋東成以前家境貧寒,沒能娶上媳婦。開著手扶拖拉機到處碾場掙錢,后來上新疆打工娶了個腦子不好的媳婦,回來后買了個三輪車跑運輸。宋東成本想要個孩子,可惜媳婦一直沒有生養(yǎng),這樣宋東成沒了心勁,便終日以酒自娛,于是淪落到今日這個地步,饑一頓飽一頓。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喝醉后便逮著誰罵誰。2018年,鎮(zhèn)上有向貧困戶扶貧牛的政策,我首先想到了宋東成。誰知村干部幾次三番做工作,宋東成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不養(yǎng)。我思前慮后,提了瓶酒,去找宋東成。宋東成看到我,又開始叫罵:“當個村干部就仗得很……”我不生氣,等宋東成罵完了,擺開酒,敬了一杯酒,宋東成沒推辭,一飲而盡。我連敬三杯,宋東成連喝三杯。喝完,宋東成說:“楊書記,你今天能提著酒登我的門,就是看得起我!蔽抑澜o宋東成講大政策宋東成聽不懂,便直截了當開誠布公地說:“國家給你一萬元補助,讓你養(yǎng)牛,母牛和下的牛娃都是你的。一年下個牛娃,你一年的酒錢就有了。這是無本的買賣,穩(wěn)賺不賠,冷手抓熱饅頭的事,你干不干?你不干,別人搶著干!睕]想到宋東成這次盡然答應了。我怕反悔,連忙說:“大娃娃說話,說話算話!薄八阍挘∥矣植皇侨龤q的孩子!彼螙|成將牛當成了寶貝,養(yǎng)得膘肥體壯。酒也喝得少了,罵人的次數(shù)也少了。今年,下了個牛犢。那天在村中碰見,宋東成一定要請我喝酒。這酒,一定得喝!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弊詮漠斏狭舜甯刹,我的心就一刻也沒閑過。作為共產(chǎn)黨員及村書記,我必須時刻保持見微知著的敏銳洞察力與危難之間挺身而出的擔當,還要保持當機立斷的魄力。決不能因為天災人禍糟蹋脫貧攻堅的成果。2018年夏天,天似破了一樣,大雨斷斷續(xù)續(xù)從六月一直下到七月,武山縣經(jīng)歷了50年一遇的洪災。七月十日,警報發(fā)來:武山將迎來第三輪大暴雨。未雨綢繆,積極備戰(zhàn)。我和真鵬、建武挨家挨戶檢查指導。到楊溝村口時,已到晚上九點左右,豆粒大的雨點開始往下砸。剛要進村,“嘩啦”一聲,一個地塄坎蹋了下來。楊溝村地處山底溝畔,土質疏松,發(fā)生滑坡的可能性大,且村中多為土坯房,連日大雨,墻體岌岌可危。我預感到不好,決定全村連夜撤離到瓦坪。來不及詳細上報鎮(zhèn)政府,只能先斬后奏。我向建真鵬、建武說:“放下顧慮,注意安全,出了問題我擔著!”我們?nèi)朔诸^行動,耐心解釋。貧困戶楊軍紅身患重病,怕雨淋,說死也要死在家里。我沒時間跟他解釋,把自己身上的雨衣給他披上,抓起胳膊往背上扛。楊軍紅看我動真格,忙溜下了炕。臨出門時一定要牽上牛,我便當了一回牛倌。半路上,大雨如注,我渾身淋了個透。一個大娘看到我,追上來,硬摘下自己的雨衣往我身上披。那一刻,雨水與淚水混合在一起流進嘴里,涼涼的,甜甜的。半個多小時,我們轉移了楊溝村37戶176人,并將大牲口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凌晨三點,才全部安頓完畢,一進村委會,我全身散架了一樣,癱坐在沙發(fā)上。好險!這天夜里,楊溝村楊小平、楊全勝家主房倒塌。第二天,我又拖著虛弱的身子積極組織村民自救,大災當前,我們不能連累政府。

(查看群眾危房改造情況)
五年中,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發(fā)生,貧窮戶戶數(shù)每天都在減少。五年間,我們組織村民到隴南考查農(nóng)產(chǎn)品深加工技術,到陜西楊陵及甘谷考查中藥材及花椒種植,全村種植黃芩及柴胡200多畝,種植花椒360余畝。五年間,我們聯(lián)系鎮(zhèn)上對村民進行架豆技術的培訓,并宣講政策,補助地膜,使架豆種植從2015年的360畝增到2020年的1200畝,成了村民增收的支柱產(chǎn)業(yè)。五年間,全村蓄牧引種26戶,土坯房改造82戶,人居環(huán)境整治73戶,殘疾人無障礙改造13戶。五年后,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康瓦坪村233戶貧困戶全體脫貧,正大步走在奔往小康的路上。這是個值得自豪的日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即將開始的鄉(xiāng)村振興工作,我將繼續(xù)牢記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帶領全村村民走出一條嶄新的致富之路。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