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河村新貌)
楊河村位于武山南部,是鎮(zhèn)政府所在地,但由于受地理條件和自然因素的制約,這里的村民并不富裕。有句順口溜真實的反映了以前當?shù)厝罕姷纳a生活狀況——人無廁所豬無圈,種田全憑上天眷。

隨著精準扶貧政策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楊河村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可以說是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稱得上是日新月異。
今天,我來說說本村貧困戶許成得的脫貧經歷。

許成得,楊河村一組村民,家里三口人,妻子鞏菊蘭,患有精神疾病,病情時好時壞,需常年有人照顧,故而影響許成得不能出門掙錢。家里全憑兒子在外務工,家庭負擔重。雖然在沒有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時候,由于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評議讓他們家享受了低保政策,但由于妻子常年吃藥,低保僅僅夠維持生活,卻仍然擺脫不了貧窮的面貌,貧困依然困擾著他們。加上村里人閑言碎語,讓許成得對生活沒有信心,得過且過。

隨著2013年他家被納入建檔立卡戶,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地生根,讓他們家生活有了奔頭。通過駐村幫扶工作隊和鎮(zhèn)村干部入戶走訪,我們了解了他本人的思想動態(tài),幫助他查找貧窮產生的根源,發(fā)現(xiàn)他對生活沒有向往是制約他家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有一句俗語道出了他內心真實的狀態(tài)——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如何讓許成得建立脫貧致富的信心,是當務之急。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經過研究,決定由駐村干部擔任他家的幫扶責任人,疏導他的心里。針對戶里的實際困難,村兩委首先為鞏菊蘭申請辦理了殘疾人兩項補貼,又給許成得申請了辦理了肇事肇禍監(jiān)護人補助,后來又逐步落實了危舊房改造等扶貧政策。

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實施,許成得家的房子變寬敞了,院子變平整了,廁所變干凈了!許成得的臉上有了笑容,他從內心感覺到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好,所有干部是真心幫他的。思想上沒有了顧慮,讓他的生活壓力得到了釋放。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和村兩委趁熱打鐵又在村里的建筑工地給他介紹了工作,這樣一來既可以掙錢又可以照顧妻子。緊接著又引導他種植中藥材,發(fā)給他柴胡籽和種植技術書籍。光伏扶貧政策落實進一步增加了他家的收入。現(xiàn)在許成得逢人就說,“感謝黨的精準扶貧好政策,讓他擺脫了貧窮!”
許成得家里的變化只是楊河村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脫貧路上不落下一個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是我們的莊嚴承諾,在這項艱巨而偉大的任務即將畫上句號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平靜的,因為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和人民的諾言。
作者簡介:李立強,武山縣市場建設中心干部,2017年到武山縣楊河鎮(zhèn)楊河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李立強同幫扶單位干部職工入戶對接 查看建檔立卡戶劉應紅家產業(yè)發(fā)展情況)

(李立強與楊河中學教師一起加固洪水沖毀河堤)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