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花!睘槭裁催@么牛?
一、天水花牛蘋果的來歷
天水市地處北溫帶半濕潤內(nèi)陸氣候區(qū),種植果樹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栽培蘋果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上世紀四十年代:1949年底建立了天水市最早的“河北苗圃”;1951年,大面積栽植建園,并在梁家坪實驗場進行了“蘋果上山”的試驗;1952年,在原天水地委農(nóng)業(yè)合作化試點的太京鄉(xiāng)建成了天水市第一個蘋果山地栽培示范點;同年,與辦公地址在陜西省武功縣的西北果樹所合作,在花牛公社花牛寨(今花牛鎮(zhèn)花牛村)建成了又一個蘋果山地栽培示范點,這就是“花!碧O果的最早果園。

1956年,花牛村從遼寧省引進“紅元帥”等多個品種,在技術(shù)人員的指導培育下,“紅元帥”以色、形、味俱全之特色冠壓群芳。后來“紅元帥”名氣漸漲,開始遠銷香港,為了區(qū)分和便于統(tǒng)計“紅元帥”的營銷情況,技術(shù)人員在裝滿“紅元帥”的蘋果箱上用筆標注了兩個字——花牛。香港辦事處將“花!奔t元帥賣給英國貿(mào)易商,英商又轉(zhuǎn)銷給美國貿(mào)易商,幾經(jīng)品嘗,“花牛”蘋果異彩初放、轟動一時。

1965年,在香港國際博覽會上,“花!碧O果因其色度、果型、肉質(zhì)、含糖等四項指標均優(yōu)于美國“蛇果”而一舉奪魁,享譽全球。這一消息傳來,花牛村人都興奮不已。當年9月23日,甘肅省天水縣花牛寨生產(chǎn)大隊的社員們精心挑選出兩箱剛剛采摘的蘋果給毛主席寄去,以表達對主席的敬仰之情,毛主席品嘗后,非常喜愛,并在家中會見時任甘肅省省長的天水籍著名人士鄧寶珊時用天水蘋果招待他,稱贊道:“你家鄉(xiāng)天水的蘋果好吃!”此后,中共中央辦公廳代表毛主席向花牛村村民專門致函感謝,信中還夾寄了44.82元錢;ㄅ4鍖⒏兄x信勒石樹碑,永志紀念。

從此,“花牛”蘋果落戶花牛村,并且聲名遠揚海內(nèi)外!盎ㄅ!碧O果也被公認為和美國“蛇果”、日本“富士”齊名的世界三大著名蘋果品牌之一。而天水市也成為國內(nèi)外專家一致認可的蘋果最佳優(yōu)生區(qū)之一。


二、花牛蘋果生產(chǎn)條件和自然資源優(yōu)勢
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天水山多川少,大部分果園位于山地,土層深厚,光照充足,雨水適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的獨特氣候條件,非常有利于蘋果生產(chǎn)。天水“花牛”蘋果栽培區(qū)的年平均氣溫8.5℃-10.8℃,年極端最低溫>-17.4℃,1月份平均氣溫-2.4℃,6-8月份平均氣溫18.4-23℃,年降水量500-600mm,海拔高度1000-1600米,這里土層深厚,年日照時數(shù)1700-2300小時,在果品成熟期晝夜溫差大,8-10月份晝夜溫差達10-15℃,非常有利于果品糖份的積累,是中外專家公認的世界蘋果最佳優(yōu)生區(qū)。1987年中國農(nóng)科院果樹研究所對全國各地氣候進行比較,天水的年均溫、年降雨、1月中旬均溫、年極端最低溫、夏季均溫、>35℃天數(shù)、夏季平均最低氣溫等7項生態(tài)指標均達到最適宜區(qū)標準。


在栽培過程中,選用元帥系3-5代優(yōu)良品種的俄矮2號、天汪1號首紅、阿斯、超紅等,通過培肥土壤,實施果園種草覆草和覆蓋黑地膜,加強果園綜合管理和嚴格的花果管理,果實套袋等先進實用的技術(shù),加之特殊的地理生態(tài)環(huán)境,生產(chǎn)出形正、個大、色艷、味美的“花!碧O果。果實上市,適逢中秋節(jié)和國慶節(jié),大宗紅富士蘋果還未成熟,在市場競爭中優(yōu)勢明顯。


三、“花!碧O果產(chǎn)品的理化、感官等質(zhì)量特色
1、“花!碧O果理化等質(zhì)量特色
“花!碧O果平均單果重260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4%;可滴定酸0.2-0.36%;去皮果肉硬度6.5kg/cm2 。
2、“花!碧O果感官等質(zhì)量特色
“花!碧O果果實圓錐形,全面鮮紅或濃紅,色澤艷麗,色相片紅或條紅色,果實著色度90—100%;果個整齊,果面光滑、亮潔;果形端正高樁、五棱突出明顯,果形指數(shù)0.9—1.0;果肉黃白色,肉質(zhì)細,致密,松脆,汁液多,風味獨特,香氣濃郁,口感好,品質(zhì)上。

(截圖)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7年10月11日 第 11 版 截圖)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生好時節(jié)”,這首禪詩,自宋代流傳至今,描繪著恬淡自在的人生大境界。這境界,在天水,都實現(xiàn)了。黃、綠、紅、白、藍五彩天水,應著人生的豐富與和諧。伏羲十二大功績之一的定節(jié)令,即以天水為二十四節(jié)氣的觀察確定基點,物候隨節(jié)令而變,春則姹紫嫣紅,秋日明月懷人,夏季山風送爽,冬天白雪如銀,更美好的,是美景掩映下的美麗收獲。
蘋果手機面世后,有人編段子,世界上最偉大的蘋果一共三個,上帝的蘋果、牛頓的蘋果、喬布斯的蘋果!缎√O果》火了,偉大的蘋果家族又增加了非物質(zhì)成員。如果讓天水人投票,有一個蘋果一定會入選,而且排名第一,那就是花牛蘋果。
沒來天水,就聽說過花牛蘋果,望文生義地以為,是用牛糞施肥生長的果樹,或者像奶牛一樣可愛而多產(chǎn)的蘋果。結(jié)果錯得影都沒了;ㄅ2皇桥,而是一個村子,高鐵天水南站,就位于花牛村附近。以村名為果名,源于一個有趣的誤會。1965年,花牛村把新培育的蘋果送到香港參展,當時沒有品牌意識,有果而無名,只得在包裝箱上寫上產(chǎn)地“花!倍譃樽R。未料,花牛蘋果比起東洋味的富士、傳統(tǒng)味的元帥、主旋律的國光,還有西洋味的蛇果,更接地氣、更親切、更溫暖,因色澤濃郁、甜脆可口、形狀優(yōu)雅而廣受喜愛。像我家鄉(xiāng)的汾酒,在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上獲金獎后聲名鵲起一樣,花牛蘋果也是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正式成了著名蘋果品種。“花!,字面指牛,實際是村,揚名在果。
花牛蘋果最著名的“形象代言人”,是毛澤東主席。正如湖南茶農(nóng)“挑擔茶葉上北京”,蘋果在國外成名后,花牛村兩位村民自發(fā)給毛主席寄了兩箱。毛主席很喜歡,用來招待客人,對時任甘肅省長的天水籍民主人士鄧寶珊稱贊道:你家鄉(xiāng)天水的蘋果好吃!而且,委托中央辦公廳給兩位村民來信致謝,還寄上44.82元蘋果錢。主席喜食辣椒,親自贊揚的水果,似乎只見兩種:喜愛廣東芒果,不舍得吃,送給工人;收到天水花牛蘋果,愿與眾樂,和客人分享。1935年,長征路上,毛主席率紅軍過天水,三十年后,主席又一次感受到了天水的心意。我感覺,毛主席喜愛的,不僅是花牛蘋果的口感,還有它的外形。均勻突出的五角,讓他回憶起紅軍的八角帽,“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當年的流血戰(zhàn)斗,終得幸福甘甜。至今,武山縣原樣保留著毛主席故居,櫥窗中的毛主席回信,供人瞻仰。那棵蘋果樹死而不倒,風采依舊。
古人云“春深似海”,極言春天花色濃郁,這是春天整體呈現(xiàn)的效果。而見了花牛蘋果,只一顆,就會強烈地體會到,什么是紅得濃郁。來天水工作一年多,口頭語里多了一個詞:扎實;ㄅLO果,就紅得很扎實!還學會一個詞:閑的。可用語境很豐富,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可神通而不可語達。我感覺,這兩個詞,很神準地傳遞出天水人的性格,既有儒家的認真踏實,又含一分道家的超逸灑脫。
道家自老莊以降,博大精深,其實核心就一句話,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ㄅLO果一個明顯特點是容易糖化。不像富士的甜脆、金帥的爽利、國光的柔香。我老家院子里有一棵國光蘋果樹,從幼果到成熟,一直細細地綠著。摘下后,卻越放越黃,香氣越來越濃。媽媽把它們放在衣箱里,衣服都飄著果香。一直放到過年,成了全村人的稀罕物。有時忘記拿出來,國光果慢慢萎縮,卻不腐爛。宋代詩人鄭思肖《寒菊》詩云“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國光果也寧萎不腐。老家院子里的果樹,自然早已被砍伐,國光這個品種,也逐漸消失不名。花牛,這個滿含泥土氣的國產(chǎn)品牌,和“國光”氣韻相似。糖化后的花牛蘋果,外形不散,果肉卻綿軟如怡,可以拿勺子舀著吃。有句話說,下至不會走,上至九十九,都能吃花牛。魯迅自喻作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和血,花牛蘋果也一樣,汲取露、汲取水,汲取大地之營養(yǎng),奉獻由剛而柔的神仙佳果。牙齒沒長出來,或者已然脫落,都能得到花牛的滋養(yǎng)。
南宋詩人劉克莊《鶯梭》詩敘織布曰“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值得成!被ㄅLO果天生地長,非人力所能及者,然而我們收獲的花牛,卻蘊含了果農(nóng)辛勤而科學的勞動。先前觀念里,判斷一棵果樹好還是不好,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結(jié)子“稠不稠”,“果實累累壓彎了枝頭”就是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今天的花牛卻恰恰不能這樣。蘋果花開,五朵一簇。第一道工序,就是疏花。手工摘去四朵,僅余一朵,減少數(shù)量,保證質(zhì)量。果實結(jié)出,又需疏果,果與果之間,留出足夠空間,促其成長而壯大。至夏季,每顆蘋果都人工一個個套袋,給幼小的蘋果,穿上防護服。烈日當空,枝繁葉茂,此事辛苦,自不待言。然功用亦大,最重要的,就是防止農(nóng)藥噴到果實,確保綠色無污染。到果園,見碩果垂垂的樹下,長長地鋪著亮銀色的膜,但不是常見的塑料薄膜。我不解,果園主人答,是反光膜,陽光反射,照到下垂的蘋果頭部,保證光照均勻,每個花牛蘋果,都紅得秋深似海,紅得像天水人的心一樣扎實。
上海話里,有個很有表現(xiàn)力的詞組“賣相好”,可以指東西,也用于形容人,意思相同——漂亮。沒有兩個果子是相同的,把賣相最好的果子挑出來,才能賣出好價錢。果庫里,一顆顆果子,在如骨節(jié)連綴成的傳送帶上排排坐著,緩緩流過,每經(jīng)過一個出口,都有一些果子跳下來。我又外行了。果園主人解釋,一個個“骨節(jié)”,就是一個個精確到克的秤,不同大小的果子,從不同通道收集起來。果然,果筐上,標著95、90、85、80等。我總算開了點竅,試著問,是蘋果的直徑吧。主人頷首。
人常說,花牛蘋果和美國蛇果很相似,可美味美觀美顏而不生于美國的花牛蘋果,和蛇果實在不搭界。其實,“蛇果”是Red delicious appale的音意混譯,意即紅而美味的蘋果。天水國際陸港建設(shè)正穩(wěn)步推進,花牛蘋果,也將隨現(xiàn)代國際貿(mào)易和物流,遠銷外面的世界。金發(fā)碧眼的老外,也會咬一口果子,深吸一口氣,感嘆Red delicious huaniu!
作者簡介:

李曉東,一九七四年生,山西武鄉(xiāng)人,文學博士,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社會聯(lián)絡(luò)部主任。曾任上海市委宣傳部輿情處調(diào)研員、副處長,中央巡視組副處級、正處級巡視專員,中國作協(xié)辦公廳秘書處處長,《小說選刊》雜志副主編,甘肅省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長(掛職)。研究方向為明清白話小說、中國現(xiàn)代戲劇、新時期文學,散文創(chuàng)作有“天風水雅——天水散文系列”“鄉(xiāng)土·礦山系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