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由天水市文明辦組織的“天水好人”評選活動開展以來,共有60人獲得“天水好人”榮譽稱號,引發(fā)社會熱議,受到廣泛好評。他們當中有各類最美人物和身邊好人。他們都很平凡普通,但每個名字背后都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們職業(yè)分工不同,但都在為社會傳遞著正能量。日前,2018年第四季度“天水好人”名單正式出爐,安小斌等15位市民榜上有名。天水在線《天水好人 百姓榜樣》欄目將繼續(xù)講述每一位天水好人的感人故事,集中展示我市公民道德建設領域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進一步營造學好人、做好人的良好社會風尚,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深入有效開展。

張海玉,女,46歲,麥積區(qū)麥積鎮(zhèn)灘子村村民。7年來,她不離不棄地照顧癱瘓的丈夫、年幼的孩子,用最樸素的方式,詮釋了農村婦女對愛情的忠貞和對家庭的責任。
2011年農歷臘月的一天,丈夫楊昌世在運輸玉米秸稈時農用車翻下山溝。這場突如其來的事故導致他全身高位癱瘓,常年臥床不起,需要長期全天候的照顧及護理。此后的7年,照顧他、撐起這個家就成了張海玉生活的全部。
她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將丈夫全身“打理”一遍。身材瘦小的她要幫助丈夫翻身、按摩,擦洗身體。農忙時節(jié),她早上6點先給丈夫翻身,然后下地干農活,8點回家給丈夫翻身,喂他吃早飯,接著又下地干農活,11點半回家再幫丈夫翻一次身……白天護理,晚上守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只能睡幾個小時,她還要擠出時間為孩子做飯,收拾家務。
2013年,張海玉一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民和幫扶隊員的幫扶下,她種植了7畝蘋果,現(xiàn)已開始掛果,日子一天天地好起來了。平凡顯感動,患難見真情。7年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不言悔,她的言行比歌詞更美。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